责任编辑:匿名 (未验证)
2013/08/02
作者:
高级工程师。男,1943年8月出生,江苏无锡人。致公党员。1966年毕业于华中工学院。
主要贡献:1970~1985年研制出“激光显微光谱仪”、“全息照相阅读器”、“氩离子激光电源”等近40台项设备。光纤研制方面已鉴定成果有“光纤显微电视测试系统”、“光纤远场测试仪”、“光纤脉冲响应测试系统”等15项,其中全息光存汉字发生器用“二维声光偏折系统”通过中科院审定;“Ge-P-Si四次群通信用多模光纤”项目1984年获中科院重大科技成果一等奖;“通信用多模光纤”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光纤远场仪”获1988年上海市重大科技成果等奖。1986~1993年研制“光纤高液位报警器”、“光纤油泵轴温测试仪”、“实用化光纤多用途压力传感系统”等均通过技术鉴定;“OTWC带通信功能多用途光纤测试仪”通过国家级专家组验收,被收入重大科技成果数据库;完成“上海市23公里室内电话光纤联网工程”、“东莞光纤扩容改造工程”等10几项工程的设计与开通,实施杭州、株州、海口等10几个城市的光纤有线电视联网工程的投标、设计与开通工作。到霍普公司后现从事HFC系统的多功能开发工作及光放大波分复用工作。
主要著述:撰写论文《QHF-1型全息光存汉字发生器》、《光导纤维显微电视综合测试》、《印刷排版自动化的新方法——汉字信息处理》、《宽带HFC网络技术及其发展》、《光无源器件在新型光纤网络中的应用》等。
主要贡献:1970~1985年研制出“激光显微光谱仪”、“全息照相阅读器”、“氩离子激光电源”等近40台项设备。光纤研制方面已鉴定成果有“光纤显微电视测试系统”、“光纤远场测试仪”、“光纤脉冲响应测试系统”等15项,其中全息光存汉字发生器用“二维声光偏折系统”通过中科院审定;“Ge-P-Si四次群通信用多模光纤”项目1984年获中科院重大科技成果一等奖;“通信用多模光纤”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光纤远场仪”获1988年上海市重大科技成果等奖。1986~1993年研制“光纤高液位报警器”、“光纤油泵轴温测试仪”、“实用化光纤多用途压力传感系统”等均通过技术鉴定;“OTWC带通信功能多用途光纤测试仪”通过国家级专家组验收,被收入重大科技成果数据库;完成“上海市23公里室内电话光纤联网工程”、“东莞光纤扩容改造工程”等10几项工程的设计与开通,实施杭州、株州、海口等10几个城市的光纤有线电视联网工程的投标、设计与开通工作。到霍普公司后现从事HFC系统的多功能开发工作及光放大波分复用工作。
主要著述:撰写论文《QHF-1型全息光存汉字发生器》、《光导纤维显微电视综合测试》、《印刷排版自动化的新方法——汉字信息处理》、《宽带HFC网络技术及其发展》、《光无源器件在新型光纤网络中的应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