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编辑:匿名 (未验证)
2013/08/02
作者:
1963年毕业北京邮电大学,分配到北京邮电科学研究院。65年研究院线路室内迁成都,成立邮电部第五研究所,研究通信电缆,学习光纤光缆。
1984年工作调动到浙江省邮电设计院,任总工程师、副院长。84年参加邮电部武汉“82”工程鉴定会议,同时在武汉也参加了“中国光通信情报网”成立大会暨光通信技术交流会。
1985年,“中国光通信情报网”第二届光通信技术交流会(武汉邮科院主办)在杭州召开,浙江省邮电设计院承办,从此就将光通信技术和光纤光缆技术启动浙江。紧接着又邀请武汉邮科院专家来杭州举办“光通信技术学习班”和“光纤光缆学习班”。之后,浙江省邮电器材一厂与武汉邮科院合作研发光电设备。
1986年协助浙江省邮电管理局规划光纤通信试验段工程。
1988年承担杭州――嘉兴――苏州(PDH 34Mb/s)光纤通信工程设计,任设计总负责人。
1990年承担浙江省电信(PDH 140Mb/s)光通信工程干线网设计,任设计项目总负责人。其中金华――义乌――东阳段的光缆线路设计,采取相关技术措施后,光缆线路中继段长度达到最佳方案,获得了国家工程建设质量审定委员会的1992年度全国工程建设优秀质量管理小组奖。
1991年在浙江省光通信干线网金华――武义段,首先采用自承式架空光缆,邮电部基建司领导还特地在浙江召开现场会,肯定浙江邮电设计院设计成功。
1992年在建设浙江邮电光通信工程中对通信业务量较小的贫困地区(如丽水地区)首先采用(引进)中心束管式架空光缆(在工程招标中提出),为引进光缆节省20%的工程资金。
1993年荣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自然科学)奖励。
1994年承担杭州――萧山――金华PDH 140Mb/s光通信工程设计。
1994年浙江省邮电设计院为全国省级邮电设计院首家接受邮电部一级光通信干线工程设计任务,承担南京――杭州SDH622Mb/s光通信干线工程设计,任设计项目总负责人。
1996年由邮电部评审组评定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1997年承担国家一级干线(上海――嘉兴――湖州――杭州)的SDH2.5Gb/s光通信工程设计。
1998年承担宁波――舟山海底光缆工程(浙江省重点工程)设计,从此保证了舟山地区长途通信的稳定性。
在1988-2000年间参加编写工程方案、设计指导书、技术指标、设计综合册等的光通信(含光缆线路)建设工程设计共16项,获国家级优秀设计银奖(二等奖)1项,获部(省)级优秀设计一等奖2项,二等奖6项,撰写论文20余篇。
1998年起,在浙江华达集团公司,任光缆公司总经理,集团公司总工程师。期间筹建光缆厂,研发出中心束管式光缆、层绞式光缆、光纤带光缆、全介质自承式(ADSS)光缆。在出成果的同时,培养了一批技术管理、质量管理、生产管理人员。并获得富阳市、杭州市,以及信息产业部和国家电子工业奖励数项,撰写论文10余篇。
1984年工作调动到浙江省邮电设计院,任总工程师、副院长。84年参加邮电部武汉“82”工程鉴定会议,同时在武汉也参加了“中国光通信情报网”成立大会暨光通信技术交流会。
1985年,“中国光通信情报网”第二届光通信技术交流会(武汉邮科院主办)在杭州召开,浙江省邮电设计院承办,从此就将光通信技术和光纤光缆技术启动浙江。紧接着又邀请武汉邮科院专家来杭州举办“光通信技术学习班”和“光纤光缆学习班”。之后,浙江省邮电器材一厂与武汉邮科院合作研发光电设备。
1986年协助浙江省邮电管理局规划光纤通信试验段工程。
1988年承担杭州――嘉兴――苏州(PDH 34Mb/s)光纤通信工程设计,任设计总负责人。
1990年承担浙江省电信(PDH 140Mb/s)光通信工程干线网设计,任设计项目总负责人。其中金华――义乌――东阳段的光缆线路设计,采取相关技术措施后,光缆线路中继段长度达到最佳方案,获得了国家工程建设质量审定委员会的1992年度全国工程建设优秀质量管理小组奖。
1991年在浙江省光通信干线网金华――武义段,首先采用自承式架空光缆,邮电部基建司领导还特地在浙江召开现场会,肯定浙江邮电设计院设计成功。
1992年在建设浙江邮电光通信工程中对通信业务量较小的贫困地区(如丽水地区)首先采用(引进)中心束管式架空光缆(在工程招标中提出),为引进光缆节省20%的工程资金。
1993年荣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自然科学)奖励。
1994年承担杭州――萧山――金华PDH 140Mb/s光通信工程设计。
1994年浙江省邮电设计院为全国省级邮电设计院首家接受邮电部一级光通信干线工程设计任务,承担南京――杭州SDH622Mb/s光通信干线工程设计,任设计项目总负责人。
1996年由邮电部评审组评定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1997年承担国家一级干线(上海――嘉兴――湖州――杭州)的SDH2.5Gb/s光通信工程设计。
1998年承担宁波――舟山海底光缆工程(浙江省重点工程)设计,从此保证了舟山地区长途通信的稳定性。
在1988-2000年间参加编写工程方案、设计指导书、技术指标、设计综合册等的光通信(含光缆线路)建设工程设计共16项,获国家级优秀设计银奖(二等奖)1项,获部(省)级优秀设计一等奖2项,二等奖6项,撰写论文20余篇。
1998年起,在浙江华达集团公司,任光缆公司总经理,集团公司总工程师。期间筹建光缆厂,研发出中心束管式光缆、层绞式光缆、光纤带光缆、全介质自承式(ADSS)光缆。在出成果的同时,培养了一批技术管理、质量管理、生产管理人员。并获得富阳市、杭州市,以及信息产业部和国家电子工业奖励数项,撰写论文1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