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编辑:匿名 (未验证)
2012/12/04
作者:
1942年生,1966年毕业于哈尔滨电工学院(理工大学)。
多年来,一直在上海电缆研究所从事通信电缆、光缆科研工作。自1978年起,开始从事光纤光缆及工程应用研究工作,是我国光纤光缆产品及应用工程的早期研究开发者之一。其间,曾在上海光纤通信工程公司、华尔集团上海办事处、宏安集团公司做过技术领导和管理工作。近几年,做一些通信光电缆行业方面的工作,如,组织第一——六届全国通信光纤光缆用材料技术研讨会、全国通信电缆光缆专家委员会、威海2004年中国光纤光缆企业家峰会、3G发展光纤光缆研讨会、编写《中国光纤光缆30年》等工作。到2007年在光纤光缆科研、生产、工程应用、行业发展等方面整整工作了30年。
30年来,对光缆产品科研开发生产应用技术的主要贡献是:
1、开创性的我国早期光缆结构、工艺研究及工程应用工作,包括层绞式光缆的结构设计、工艺试验、环境性能研究、传输性能研究、批量试制、工程中间试验;其中层绞式结构研制、皱纹钢带轻型铠装、低温特性研究以及1982年10月太原供电局工程和1984年雁同供电局工程早期应用的光缆架空敷设、工程测试、光缆打‘8’字施工、杆上光缆予留等技术,奠定了光缆结构和后来施工技术应用的基础;1985-1990年期间,即全国光缆开展试验工程、中间试验阶段期间,曾负责了40多个工程项目,如,单位式单模光纤光缆及应用的研究,光缆应用在北京军区承德某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和北京某部工程等。
2、1990年及后来,在承担国家七五计划单模光缆实用化配套技术研究项目期间,成功地开发了光缆用纤维增强塑料FRP产品,强度60Kg/mm2、寿命≥20年,研制的无金属光缆应用于江苏常州供电局调度通信系统中,为后来的ADSS发展创造了条件。
3、协助筹建或技术服务支持吴县光缆厂、烟台电缆厂光缆分厂、任丘光缆厂、中天、宏安集团等光缆企业的建设。
4、2002年以来,组织了行业的光纤光缆用材料的1-6届技术研讨会;为其技术创新、规范发展、替代进口作了贡献。2004年发起并协调了三家行业协会联合召开了《中国光纤光缆企业家峰会》,对当时行业、企业面临的用户拖欠款、招标不规范、恶性竞争、光缆低价倾销等问题的呼吁、统一认识、反映给政府领导部门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也对协会以后的联合起到了积极作用。
5、组织了大型记叙、纪实性、行业大型书籍《中国光纤光缆30年》的编写,任总编;该书籍对行业、企业和从事了中国光纤光缆30年的专家、学者、企业家和为之奋斗的人们,回顾30年、总结30年、记载30年、激励行业和企业的企业家、专家以及各类人员共创光纤光缆美好的明天具有重要的意义,得到了行业、企业的普遍好评。
30年来,获得的成果奖励项目主要是:光缆新技术研究、四六芯光缆批量试制、皱纹钢带铠装低温应用型光缆系列研究、某部通信总站单摸光纤光缆研究、867工程卫星发射基地光缆分系统、光缆连接器研究与生产、FRP及非金属光缆研究和应用、OPGW工程等项目(均为项目负责人)。并在电力、电信、广电、军用、铁道等领域,承担过早期的开发应用性的光缆工程建设、施工项目;以及为光电缆工厂及材料企业技术服务、培训教育工作等多项。多次获得国家机械部、农业部、河北省、山东省、江苏省、上海市级等科技一、二、三等奖、重大科技成果奖和被评为国务院振兴办示范工程项目。
主要著作《电线电缆手册》第三篇光缆工程部分,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8;另外,发表学术、行业、产业发展论文60余篇。
多年来,一直在上海电缆研究所从事通信电缆、光缆科研工作。自1978年起,开始从事光纤光缆及工程应用研究工作,是我国光纤光缆产品及应用工程的早期研究开发者之一。其间,曾在上海光纤通信工程公司、华尔集团上海办事处、宏安集团公司做过技术领导和管理工作。近几年,做一些通信光电缆行业方面的工作,如,组织第一——六届全国通信光纤光缆用材料技术研讨会、全国通信电缆光缆专家委员会、威海2004年中国光纤光缆企业家峰会、3G发展光纤光缆研讨会、编写《中国光纤光缆30年》等工作。到2007年在光纤光缆科研、生产、工程应用、行业发展等方面整整工作了30年。
30年来,对光缆产品科研开发生产应用技术的主要贡献是:
1、开创性的我国早期光缆结构、工艺研究及工程应用工作,包括层绞式光缆的结构设计、工艺试验、环境性能研究、传输性能研究、批量试制、工程中间试验;其中层绞式结构研制、皱纹钢带轻型铠装、低温特性研究以及1982年10月太原供电局工程和1984年雁同供电局工程早期应用的光缆架空敷设、工程测试、光缆打‘8’字施工、杆上光缆予留等技术,奠定了光缆结构和后来施工技术应用的基础;1985-1990年期间,即全国光缆开展试验工程、中间试验阶段期间,曾负责了40多个工程项目,如,单位式单模光纤光缆及应用的研究,光缆应用在北京军区承德某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和北京某部工程等。
2、1990年及后来,在承担国家七五计划单模光缆实用化配套技术研究项目期间,成功地开发了光缆用纤维增强塑料FRP产品,强度60Kg/mm2、寿命≥20年,研制的无金属光缆应用于江苏常州供电局调度通信系统中,为后来的ADSS发展创造了条件。
3、协助筹建或技术服务支持吴县光缆厂、烟台电缆厂光缆分厂、任丘光缆厂、中天、宏安集团等光缆企业的建设。
4、2002年以来,组织了行业的光纤光缆用材料的1-6届技术研讨会;为其技术创新、规范发展、替代进口作了贡献。2004年发起并协调了三家行业协会联合召开了《中国光纤光缆企业家峰会》,对当时行业、企业面临的用户拖欠款、招标不规范、恶性竞争、光缆低价倾销等问题的呼吁、统一认识、反映给政府领导部门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也对协会以后的联合起到了积极作用。
5、组织了大型记叙、纪实性、行业大型书籍《中国光纤光缆30年》的编写,任总编;该书籍对行业、企业和从事了中国光纤光缆30年的专家、学者、企业家和为之奋斗的人们,回顾30年、总结30年、记载30年、激励行业和企业的企业家、专家以及各类人员共创光纤光缆美好的明天具有重要的意义,得到了行业、企业的普遍好评。
30年来,获得的成果奖励项目主要是:光缆新技术研究、四六芯光缆批量试制、皱纹钢带铠装低温应用型光缆系列研究、某部通信总站单摸光纤光缆研究、867工程卫星发射基地光缆分系统、光缆连接器研究与生产、FRP及非金属光缆研究和应用、OPGW工程等项目(均为项目负责人)。并在电力、电信、广电、军用、铁道等领域,承担过早期的开发应用性的光缆工程建设、施工项目;以及为光电缆工厂及材料企业技术服务、培训教育工作等多项。多次获得国家机械部、农业部、河北省、山东省、江苏省、上海市级等科技一、二、三等奖、重大科技成果奖和被评为国务院振兴办示范工程项目。
主要著作《电线电缆手册》第三篇光缆工程部分,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8;另外,发表学术、行业、产业发展论文6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