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运营商转型关键期的机遇与挑战

2025/09/02 责任编辑:Hanson 访问:1049

2025年上半年,中国三大电信运营商交出了一份展现转型成效的业绩答卷。中国移动实现营业收入5437.7亿元,净利润842亿元,继续领跑行业;中国电信营收达2715亿元,同比增长1.3%,净利润230亿元;中国联通营收突破2000亿元大关,达到2002亿元,净利润144.8亿元。值得关注的是,三家运营商的净利润增速(5%-5.5%)均超过营收增速,反映出经营质量持续提升的良好态势。

在传统业务板块,运营商普遍面临增长压力。中国移动个人市场收入2447亿元,同比下降4.1%,其移动用户总数已达10.05亿户,5G渗透率接近60%,市场接近饱和。中国电信移动通信服务收入1066亿元,虽保持1.3%的增速,但增长明显放缓。中国联通语音通话收入98.4亿元,同比下降4.6%。不过,家庭市场成为传统业务中的亮点,中国移动家庭市场收入增长7.4%至749.9亿元,其中智慧家庭业务收入达185亿元;中国电信固网及智慧家庭收入641亿元,智慧家庭服务收入增长9.1%。

数字化转型业务正成为新的增长引擎。中国移动政企市场收入1182亿元,同比增长5.6%,占通信服务收入比重提升至25.3%;中国电信产业数字化收入749亿元,在通信服务收入中占比达30%;中国联通算网数智业务收入454亿元,占比提升至26%。更引人注目的是战略新兴业务的爆发式增长:中国电信量子收入同比激增171.1%,视联网收入增长46.2%;中国移动AI直接收入实现高速增长;中国联通战略性新兴产业收入占比已达86%。

云业务发展进入深度调整期。中国移动移动云收入561亿元,同比增长11.3%,增速较去年同期下降8个百分点;中国电信天翼云收入573亿元,增长3.8%;中国联通联通云收入376亿元,增长4.6%。这一变化既反映了市场环境的改变,也体现了运营商的主动战略调整。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明确表示,公司正主动放弃低效业务,追求有利润的收入增长。与此同时,运营商云业务正走向差异化发展:中国电信构建"算力+平台+数据+模型+应用"的智能云体系;中国移动聚焦具身智能、车路云一体化等前沿方向;中国联通强化算智云网融合能力。

在人工智能领域,三大运营商均取得重要突破。算力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中国电信自有加接入智算规模达77EFLOPS,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布局智算集群;中国移动总智算规模61.3EFLOPS,建成400G OTN省际骨干网;中国联通智算规模30EFLOPS,具备万卡集群管理能力。大模型研发成果显著,中国电信推出星辰大模型及80多个行业模型;中国移动升级"九天"大模型矩阵,布局超50款行业大模型;中国联通自研元景大模型,涵盖30多个多模态模型。商业化应用快速落地,中国电信智能收入增长89.4%至63亿元,服务2万行业客户;中国移动AI+DICT签约项目1485个;中国联通打造上百个AI智能体。

展望未来发展,运营商既面临挑战也拥有机遇。传统业务的下行压力、云业务的激烈竞争、AI投入的产出平衡等问题亟待解决。但同时,国家"东数西算"工程持续推进,行业数字化转型需求旺盛,国际业务保持良好增势(中国移动增长18.4%,中国电信国际业务收入增长18%,中国联通增长11%),这些都为运营商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中国移动正加速"AI+"行动计划;中国电信董事长柯瑞文表示,天翼云已迈过智能云发展拐点;中国联通着力成为更懂行业的数字化服务商。

综合来看,2025年上半年三大运营商的业绩报告清晰地展现了行业转型的轨迹:传统业务承压但维持基本盘,数字化业务快速成长形成新支柱,AI创新孕育未来发展动力。在数字经济时代,运营商正在完成从通信服务商到智能化综合服务商的蜕变,这一转型过程虽然面临挑战,但前景值得期待。随着技术创新的持续突破和商业模式的不断完善,三大运营商有望在数字化浪潮中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

扩展阅读

  •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