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信科再次牵头3GPP NTN标准项目

2025/04/07 责任编辑:Hanson 访问:1041

在韩国仁川召开的3GPP SA第107次会议上,中国信科再次展现国际标准引领力,携手欧洲卫星阵营代表机构荷兰国家应用科学研究院(TNO),共同牵头Rel-20星地融合网络架构研究项目,并担任该项目第一报告人。这是中国信科在3GPP组织牵头的第16项卫星NTN(非地面网络)国际标准立项,通过技术贡献,保持我国企业在3GPP卫星通信标准领域牵头项目领先的纪录,提升了我国在全球标准制定中的话语权。

星地融合:构建5G-A/6G全域立体覆盖通信新范式

星地融合通信通过高、中、低轨卫星与地面移动通信系统协同组网,构建天地一体化通信体系,有效破解传统地面移动网络无法覆盖海域和航空、难以覆盖偏远地区的现实难题,应对地震等自然灾害时应急通信,已成为5G-A向6G演进的核心技术。据国际电信联盟预测,到2030年全球卫星通信市场规模将突破400亿美元,已成为全球通信产业竞争的制高点。卫星通信和星地融合通信已成为国际标准化研究和产业发展的热点议题之一。

十年筑基:实践星地融合通信发展新路径

自2016年起,中国信科及无线移动通信全国重点实验室布局空天信息领域,实验室主任陈山枝博士2018年在业界最早提出的“5G体制兼容,6G系统融合”星地融合技术发展路径,目前已经得到了行业广泛认可,成为星地融合技术演进的全球共识。

中国信科星地融合技术研究团队在陈山枝博士的带领下,从星地融合通信的业务需求、无线传输、网络架构、移动性管理等维度展开系统性研究,取得了重要创新成果,为5G和6G星地融合移动通信技术标准制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信科基于星地融合核心关键技术研究、标准制定的优势,自主研制的星上载荷、终端、信关站、网络系统等,已完成系统验证和在轨测试,部分成果已应用于我国卫星互联网工程建设。

陈山枝博士团队出版了业界首本星地融合移动通信专著《星地融合移动通信系统与关键技术》,该书自出版一月内曾连续荣登京东通信图书热卖榜榜首。

合作全球:引领5G-A星地融合通信标准制定新格局

在国际标准制定舞台,中国信科凭借长期的技术积累和行业认可,打破了以往欧美卫星阵营独领星地融合技术国际标准制定的局面,并携手全球产业伙伴,全面构建了5G-A星地融合通信标准体系:

国际电信联盟(ITU)标准体系中,陈山枝博士和徐晖博士牵头主导发布ITU-T Y.3201《固定、移动和卫星融合—在IMT-2020及以后网络中移动性管理》和ITU-T Y.3208 《固定、移动和卫星融合—在IMT-2020及以后网络中卫星回传的会话管理》标准等5项核心标准,奠定星地融合网络关键技术框架。

3GPP体系中,实现无线接入网(RAN)、系统架构(SA)、核心网和终端(CT)的全领域突破:

SA领域:王胡成博士领衔完成Rel-18动态卫星回传技术、基于用户面上星的星上边缘计算技术和本地数据交换技术等标准研究与制定;携手卫星阵营公司Thales和Sateliot牵头完成Rel-19再生模式卫星接入、星上存储转发、UE-卫星-UE通信等关键技术的标准研究与制定;此次牵头的Rel-20项目主要研究高轨窄带话音通信技术以及UE-卫星-UE非语音通信与漫游技术。

此外,集团牵头完成Rel-19星地融合安全标准的构建。在Rel-18和Rel-19分别牵头了卫星网管和计费的标准研究与制定。

RAN领域:中国信科携手Thales,在Rel-19牵头开展下行覆盖增强、上行链路容量增强、卫星广播支持和Redcap UE支持等关键技术的研究与标准化。

CT领域:中国信科全面承接SA/RAN领域的星地融合通信技术研究与标准化成果,完成网络通信协议的制定。

布局未来:构筑6G天地一体通信技术新高地

面对6G天地一体化通信技术演进趋势,中国信科已启动战略布局:陈山枝博士主持完成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专项,验收评价获A档;牵头的“星地融合移动通信技术标准研究及验证”获2023年度信息通信领域十大科技进展。中国信科及无线移动通信全国重点实验室建设6G星地融合开放实验室,开展6G星地融合网络架构及系列前沿关键技术验证。

随着今年3GPP 6G标准化进程的启动,中国信科正以持续创新实力,在全球卫星互联网和空天地信息技术与产业发展版图上书写着“中国方案”。

本文来源:中国信科

扩展阅读

  •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