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5日,华为公司董事长梁华在广东省高质量发展大会上发言时表示,2024年是充满挑战的一年,在客户与合作伙伴、广大消费者以及社会各界的支持下,华为整体经营达到预期,ICT基础设施保持稳健,消费者业务重回增长,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业务快速发展,全年销售收入超过8600亿元。
另外,华为手机今日官宣,将于2月18日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海外发布会。从海报看,全球首款量产三折叠手机——华为Mate XT非凡大师即将在海外登场。
梁华表示,华为持续打造坚实的数智基础设施底座,扎实推进人工智能发展战略,通过技术创新和场景创新赋能千行百业,助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
“华为把高质量作为公司生存发展的基石,战略聚焦,以质取胜。面向未来,外部不确定性依然很大,但数字化、智能化、低碳化的发展趋势是确定的。华为将持续加大战略纵深投入,把更好的产品和服务带给全球客户。”梁华表示。
围绕信息与通信技术产业创新,梁华提出了几点建议。
发挥通信网络基础设施的领先优势,加速能力变现形成生产力。广东省5G基站超过40万个,光网基础设施具备为上亿用户提供千兆接入的能力,需要进一步加速产业融合创新,释放网络潜力。面向个人与家庭,完善偏远区域及交通要道沿线等区域覆盖,跨界合作引入高质量内容,激发用户潜在需求;面向行业,加速5G、光网在工业互联网、智慧电网、智慧制造等领域的应用,从生产辅助进入生产核心环节;面向低空经济等战略新兴产业需求,推进5G-A在价值城市、重点场景下连续覆盖,提供泛在的通感融合能力,探索低空物流、海事管理等场景创新。
夯实智算基础设施,加速人工智能创新实践和规模化应用。当前,人工智能技术正处于加速发展阶段,在千行百业的应用也迎来关键时期,抓住新机遇的关键是创新,要通过技术创新筑牢根基,通过场景创新创造价值,通过生态创新形成发展合力。在AI使能产业的推进过程中,需要优先识别信息密集型与大量重复型业务场景,以便人工智能尽快发挥价值,发挥标杆示范作用。针对中小企业,可以通过云服务等多种模式获取算力,高效、低成本实现数智化转型。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与华为合作,联合发布眼科大模型,让优质医疗资源可以更好地惠及大众,眼科大模型发布后,为新疆喀什超3000名患者完成眼病筛查,使村医具备了标准眼科诊疗能力。
构筑自主可控的软件生态,构建万物互联的数字底座。AI在各行各业要能充分发挥价值,数据是基础,数字化深度决定智能化高度。传统产业的智能化升级,需要面向智能终端、物联网终端和数字基础设施,建立统一的操作系统、数据库、工具链等软件生态。软件生态的繁荣发展,离不开广大开发者、各个行业以及全社会通力合作,需要秉持开源开放的理念来广泛汇聚全产业的智慧与力量。华为坚持根技术创新,联合产业界伙伴共建鸿蒙、欧拉、高斯等开放生态,支持千行百业的数字化、智能化创新与应用。
把握电动化、智能化发展趋势,引领汽车产业创新发展。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年产量首次突破1000万辆,汽车产业的电动化、智能化转型趋势已经成为共识。未来一辆好的智能电动汽车,不仅需要在研发端通过数字平台使能,实现快速开发、降本增效,在用户侧也需要面对软件快速迭代,让消费者感受到智能驾驶带来的安全与体验提升。ICT与汽车产业加速融合、合作共赢成为主要趋势,目前华为与广汽集团在产品开发及生态服务等领域深度合作,为消费者提供受欢迎的智能驾驶体验。
梁华说,科技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强大驱动力,高质量发展是引领和创造新需求的重要源泉。发挥通信网络基础设施的领先优势,加速能力变现形成生产力;夯实智算基础设施,加速人工智能创新实践和规模化应用;构筑自主可控的软件生态,构建万物互联的数字底座;把握电动化、智能化发展趋势,引领汽车产业创新发展。持续加强5G+Cloud+AI的技术创新,共同推动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规模应用和产业价值。
本文来源:上海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