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研究院崔春风:探索6G与信息能量融合的创新

2025/01/10 责任编辑:admin 访问:1111

中国移动研究院未来研究院院长崔春风此前在出席第三届能源互联网发展论坛暨专委会二届一次会议上,发表了题为《6G与信息能量融合的思考》的演讲。崔春风表示,6G空天地一体、通智一体与通感一体的新能力将赋能电网全域感知、智慧建设、超强防御的能力,助力传统能源网络升级为“源网荷储协调互动”的新型信息能源融合网络。

1736472612419857.png

崔春风指出,全球6G研发时间已进入关键窗口期。平台化服务网络是6G网络架构设计的新范式,网络将成为聚合相关业务能力的“平台”,通过服务供需动态匹配,为用户提供多样化的信息服务;超大规模MIMO、无源物联网、极高可靠与低时延等关键技术,是保障6G网络性能的关键;天地一体、通感一体化、通算智一体化等关键技术,是实现6G能力扩展的核心。崔春风从三个方面阐述了6G新能力对信息能量融合发展的赋能。一是6G将实现空天地一体化的深度融合组网,多源融合高精度定位、星地大带宽互联互通、空天多制式融合遥感技术可以实现对电网区域的全方位精准感知、状态实时监测、故障及时定位。二是6G通智一体实现通信与AI技术的融合,通过动态负荷预测与供需平衡、智能调度策略生成、风险预测及管理等技术手段支撑,赋能智慧电网实现精准调控和高效运行,提升电力系统的可靠性与安全性。三是6G通感一体化通过具有感知目标以及环境物体的属性与状态的通信系统,结合公里级的探测距离和分米级感知精度,可对电网生产运行环节相关的人/物/环境做到实时、全天候的无缝感知,让数字电网拥有更强防御的“超感知能力”。这些新能力将为信息能量融合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与重要支撑。此外,崔春风介绍了中国移动对信息能量融合网络设计的思考。“源网荷储协调互动”是新型信息能源融合网络设计的目标,可有效提升电力系统供需平衡调节能力、促进新能源本地消纳,实现融合网络整体的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关于融合架构设计,他表示,近中期可推进协同架构,基于信息网和电网的分层交互与协同调度,实现省级/地市级源网荷储协同平衡;远期可演进至融合架构,实现全国范围内电力、算力资源优化配置,促进新能源规模化消纳。崔春风表示,中国移动高度重视信息能量融合发展,一直围绕“信息”与“能量”融合开展创新,希望通过“连接+算力+能力”新型信息服务体系的构建,开启未来世界无限可能,推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社会治理方式数智化转型。

本文来源:中移智库

扩展阅读

  •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