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铁塔:新型数字化基站在北京多地上岗

2024/06/25 责任编辑:Hanson 访问:1057

近日,北京正式进入防汛关键期。房山区和门头沟区等地安装了新型数字化基站,该新型通信基站不仅能抗震,还具有卫星链路自动切换、油机备电等多重保障,大大增强防灾抗毁能力。

在房山山区的半山腰处,一座高45米的基站高高矗立,这就是新安装的新型数字化基站。“与一般的基站不同,这种基站具有很强的设防能力,相当于构筑起了坚不可摧的应急保障通信网络。”中国铁塔北京市房山分公司(简称“房山铁塔”)建设部经理刘建平介绍,在建设新型数字化基站时,就考虑到了各项抗灾需求,比如机房地面高于历史最高水位,可抵抗特大洪水;基站雪荷载不小于0.60KN/㎡,可抵御暴雪灾害;抗震设防烈度达到9°,可抵御地震灾害;天线挂高不高于海拔高度450米时,可抵抗12级大风。

北京“23·7”特大暴雨时,通信设施由于洪涝灾害遭受了不同程度的破坏。紧急情况下,基站作为通信网络的关键节点,其稳定性和可靠性显得尤为重要。今年,中国铁塔北京市分公司(简称“北京铁塔”)以科技赋能防汛工作,联合运营商,通过多项“黑科技”加持,全力筑牢防汛“安全堤”,让应急响应更从容,让城市安全运行更加强韧。

“即使在断电断光缆情况下,新型数字化基站也能提供通信保障。” 刘建平表示,为确保光缆稳定性,基站配备两路不同物理路由的光缆,实现两路光缆独立进出。基站在电力方面有双重保障,即使电缆受损,仍可依靠蓄电池和油机继续工作上百小时。基站传输链路同样具有双重保障,一旦重大灾害发生,在断电断光缆的极端条件下,通信铁塔可迅速切换至高通量卫星传输链路,为避难群众和抗灾指挥提供通信保障。

据了解,北京铁塔计划在山区等易受灾区域部署多个新型数字化基站,将于年底前全部完工。除“落子”新型数字化基站之外,北京铁塔还采用了许多“黑科技”提高应急能力,增强城市韧性。刘建平说:“铁塔公司还增设了无人机、应用广播、北斗短报文终端等创新应用技术,确保在极端的天气情况下,能够实现通信设施的稳定运行。”

在灾后重建的这一年里,北京铁塔按照北京市政府“一年基本恢复,三年全面提升,长远高质量发展”的总体思路,目前已全量完成灾后重建任务。

本文来源:中国铁塔

扩展阅读

  •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