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核苏州公司2021年发挥四大平台支撑作用

2022/01/25 责任编辑:swift

2021年,中广核高新核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与太仓检测技术有限公司继续深化一体化管理运作模式。坚持以党建引领、集体决策为基调,紧紧围绕年度经营目标,加强公司发展战略的推动实施,发挥公司“科研攻关”、“产业落地”、“人才培养”、“检测服务”四个平台的支撑作用。

党建引领:夯实党建工作基础,搭建党员创新工场,贯彻落实党史学习教育

2021年是夯实党建工作基础的一年,是贯彻落实党史学习教育的一年。紧紧围绕上级党委的总体工作思路,凝心聚力抓党建,提升党建工作水平,加强党员队伍建设,深化纪检工作,提升宣传能力,推行党员积分制,搭建党员创新工场,实行党员先锋行动,实施关怀新员工计划,重点发挥党员在科技创新中的先锋作用,将党建工作与企业经营工作紧密融合。

重温峥嵘岁月,感悟革命精神

学史明理,回望峥嵘岁月,牢记初心使命

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红歌会

科技创新:固根本,做实技术拓展;搭平台,做稳设施建设;谋长远,做好技术研发;扩开放,做精产品开发

积极响应中广核技“A+新材料+新能源”发展战略方针,做实“线缆材料”技术拓展,协同兄弟公司开展联合项目攻关,研发自制核心原料替代品;攻克了B1/B2级、阻燃PE、阻燃TPU等技术难题。做稳“辐照材料”硬件设施建设,与中广核达胜加速器技术有限公司共建“EB辐照材料应用联合实验室”;实现辐照改性淀粉小试合格;成功开发防静电IXPE和阻燃IXPE中试产品6个;基于辐照技术的碳纤维项目取得满意结果。做好“新能源材料”技术研发,中子屏蔽项目完成中试样品研制并完成太仓市项目验收和国防科工局项目中期验收;风电大梁用拉挤玻纤板材完成第三方检测合格,并完成生产能力建设。做精“功能材料”系列产品开发,开展生物可降解系列产品开发,产品通过多家客户认证实现批量销售;已形成膜袋材料、耐温吸管材料、全降解挤出注塑材料、淀粉母粒和流延膜产品5大方向,固化产品型号20余个,获得GB全生物降解“jj”资质及欧盟莱茵全生物降解认证资质。有效保持主体营运较好状态的同时,开展创新项目研发,全年新项目成果转化50余项。

共建“EB辐照材料应用联合实验室”签约仪式

获得光电科学技术奖

2021年苏州市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检测技术:加强实验室能力建设,拓展检测业务领域,提升检测专业影响力

加强实验室能力建设,通过合理优化流程,制定一系列机制,缩减检测周期19%。拓展线缆、国网、核电等业务领域,全年与第三方实验室合作4家,先后参加7项能力验证和测量审核。CMA认可能力完成了从105项扩展至293项的突破,CNAS认可能力完成了从101项扩展至254项的突破,扩项了电缆燃烧、橡胶、光缆相关测试项目,为后续的内部电缆检测、外部市场、核电国网业务做好铺垫。

CMA资质认定证书

CNAS认可决定书

安全经营:明确安全目标,落实安全责任,从严从实抓好防疫工作

根据国家、当地政府机关及上级单位安质环要求,统筹各部门落实疫情防控措施,牢记“五还要”,提倡加强“第三针”,并开展了公司全员核酸检测,做到零疑似零感染。组织公司全员签署安全生产责任书,年内组织开展4次安全培训。根据集团危化品管控要求,购置了危化品防爆专柜、设立了危化品专人采购流程和专人管控台账。

安全培训

设备安全检查

人才建设:优化资源配置,激发团队活力,提高团队综合能力

持续组织优化工作:调整公司管理架构,合理配置,加强人工成本控制落实。加大关键人才引进力度,深化人才战略,保障科研队伍战斗堡垒作用。强化培训体系建设,充分开展线上、线下培训工作,完成率100%,首推新员工入职标准化培训体系,提升培训质量。加强考核工作的过程化管理,严格执行年度绩效考核工作。加强员工关怀,组织开展员工季度座谈会4次、员工转正面谈100%,对员工动态开展定期分析会。实施公司关键岗位人才盘点、胜任力测评工作,根据测评胜任力合格率93%,制定科研人员培养赋能方案并启动实施,进一步夯实科研人才培养与发展体系建设。

全员合影

产品研发中心合影

检测中心合影

产业化中心合影

行政管理中心合影

企业文化:增强企业文化认同感,提高员工凝聚力,激发公司创新力

围绕上级企业文化和文化宣传管理机制,积极联合党工团群,提升公司整体形象。通过团队活动、技能竞赛、稿件发布等各种文化宣传手段,增强职工对公司企业文化的认同感,从而激发职工的工作激情与斗志,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更好地促进公司高质量发展。

团建活动

参加篮球联赛

传统节日活动

赓续前行,突破创新。2022年公司将以党建为统领,以高新核材“十四五”规划为指引,做“实”辐照材料、做“大”新能源材料、做“强”线缆材料、做“优”功能材料;以“A+”战略为驱动,充分调研、科学论证,寻找第二曲线;以中试基地为依托,中试生产、应用推广,实现创新突破;健全实验室质量体系,助力高新核材实现产品质量保障;优化人才结构,激发创新活力,搭建科研平台人力资源供应链。公司将继续以“成为高新核材科技创新的引擎”为目标而不断奋斗!

本文来源:中广核

扩展阅读

  •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