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国内经济社会整体保持了平稳健康发展, 实现了“十三五”良好开局,其中通信行业也取得了不俗 的表现。2017年通信业景气被普遍看好,但仍需未雨绸 缪提前布局,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运营商压缩投资规模、精准发力, 深耕4G和宽带市场
1、运营商投资规模有所下降
经历了2015年的4G网络建设高峰,2016年三大运营 商均不同程度调低了4G基站的建设规模,预算开支总计 3582亿元,同比减少804亿元,降幅达18.5%。截至2016 年底,全行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完成4350亿,比上年同 期下降4.2%,见图1。
2、电信业务收入持续稳步增长
2016年1-11月,在克服了提速降费、流量结转等不利因素的基础上,电信业务收入完成11893亿元,同比增 长5.6%,较2015年同期增幅进一步扩大,扭转了连续两 年下降的局面,见图2。(注:2014和2015年的同比增长 数据为扣除“营改增”对电信业务收入的影响后测算的结 果)
3、4G用户迅猛发展
2016年4G用户呈持续爆发式增长,全年净增3.04亿 户(含2G/3G用户转4G),总数达到7.7亿,占移动电话用 户总数的58.2%,见图3。
4、宽带提速成效显著
随着宽带中国战略的稳步推进,2016年光纤宽带建 设进度明显加快。截至2016年,FTTX光纤接入用户比上 年末净增7941万户,总数达到2.28亿户,占宽带用户总数 的76.6%。此外8Mbps及以上接入速率的宽带用户已占 宽带用户总数的91.0%,其中20Mbps及以上宽带用户占 宽带用户总数的比重达77.8%,见图4。
5、移动宽带用户和移动互联网流量齐驱并进
随着4G的普及、无线应用市场的成熟和运营商提速 降费的政策影响,移动互联网迅速普及。2016年,移动 宽带用户(3G和4G用户)净增1.56亿户,同比增长19.8%, 目前总数已达9.41亿户,占移动电话用户比例达到71.2%。 (注:2016年起中国联通调整了其移动电话及移动宽带用 户的统计口径,行业相关指标数据亦受到影响)见图5。
另外,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和用户流量均保持翻倍 增长趋势。其中2016年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累计达93.6 亿G,同比增长123.6%,六年复合增长率达到69.2%。户 均接入流量达到772M,同比增长98.3%,六年复合增长 率达到50.6%,见图6。
多种因素叠加,推动未来几年 光通信产业景气持续攀升
1、运营商持续的网络建设极大刺激了市场需求
随着国家宽带中国战略的推进和工信部提速降费工 作部署的落实,运营商近年来在4G和光纤接入等方面持 续保持了较高的网络建设规模(2016年,新建光缆554万 公里,新建移动通信基站92.6万个),为光纤光缆、光器 件、光通信设备等光通信行业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市场空 间,见图7、8。
在行业需求持续增加的情况下,光通信设备制造行业 的业绩普遍飘红。截至2016年3季度,国内主要光纤光 缆、光器件企业经营业绩均较去年同期有大幅提高,见图 9、10。
2、光纤、光棒反倾销裁定助力行业发展
2016年12月30日,商务部裁定对原产于日本和韩国 的进口G.652光纤继续征收反倾销税,实施期限5年。另 外,将于2017年4月和8月分别到期的,对美国和欧盟进 口G.652光纤以及日本和美国进口光纤预制棒的反倾销 裁决,也将有很大概率继续实施反倾销措施。
随着国内光纤光缆市场需求持续增长,特别是在国 家反倾销政策的支持下,国内光纤光缆产业得到了长足 发展,光纤光缆出口量也逐年增长。目前,中国的产能 和需求已占据全球半数以上份额,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全球光纤光缆第一大国。据CRU分析,2016年全球光纤光 缆总需求预计达到4.25亿芯公里,其中中国市场占比达 57%,见图11。
3、新技术的应用带来更大的市场预期
云计算、大数据、5G、物联网、智慧城市、4K视频等 基于网络的新技术和新业务将带来IP流量爆发式增长。 据IDC预测,2020年全球数据总量将达40000EB,年复 合增长率达36%。而中国互联网数据流量增长速度更 为突出,2020年中国互联网数据流量将达8806EB,占 全球数据产量的22%,年复合增长率达49%。这无疑给 光通信产业带来更大的市场预期。
4、政策利好持续不断
2016年12月27日,为深入实施“宽带中国”战略,加 快推进我国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经报请国务院批准,发 改委和工信部联合印发了《信息基础设施重大工程建设 三年行动方案》。提出2016-2018年,我国在信息基础 设施建设方面将投资1.2万亿元,以实现新增干线光缆 9万公里,新增光纤到户端口2亿个;新增4G基站200万 个,移动宽带用户普及率超过 75%;新增海外POP点40 个;CDN网络延伸到所有地级市,互联网应用广泛支持 IPv6协议等任务目标。
砥砺奋进布局转型升级 戮力同心共谋行业发展
1、产能过剩风险有所上升
2016年,面对光纤光棒反倾销裁定结果不明朗、未 来几年网络建设规模不确定、运营商已出现投资规模 压缩等不确定性因素,以及光棒项目建设周期长、投资 高、风险大的情况,仍有多家企业筹备新建光纤预制棒 项目,同时国内原有的光棒厂家也纷纷着手扩大产能。 而今未来几年光通信市场发展形势逐渐明朗、景气预 期持续增强,将进一步刺激国内新建和扩建的光棒、光 纤和光缆产能。
2、通信设备厂家面临囚徒困境
超低报价投标是困扰通信行业多年的沉疴宿疾, 2016年依然层出不穷。从一毛多钱一个的光分路器,到两千多元一个的4G基站,一方面是设备厂家为了保住维 持生存的市场份额而利用运营商集采机制中的漏洞,另 一方面则是运营商不完全市场化的尴尬地位。
不过,令人欣慰的是,2016年光纤光缆集出现了量 价齐升、行业利润高增长的喜人局面。拥有棒、纤、缆一 体化产业链的行业龙头企业在产业竞争中占据了有利地 位,中标集中度显著提升。预计2017年光纤光缆行业仍 可维持相对较高的价格和利润。
3、行业龙头提前布局转型升级
虽然我国目前的光纤光缆产能全球排名第一,但在 海外市场上的占有率却相对较低,这也反映出国内光纤 光缆产业还是处在“大”而不“强”的发展阶段。面对制造成本增加、行业竞争加剧以及产能过剩风险上升等不 利因素,国内光纤光缆行业的龙头企业已经开始未雨绸 缪,从产品研发、工艺创新、管理创新等方面入手,积极 着手实施智能制造、提高精益化管理水平、促进企业转 型升级。
此外,出于国内外制造成本差距缩小甚至倒挂、人 民币贬值等考虑,部分光纤光缆企业已经开始布局海 外,在海外建厂,准备深度参与国际市场竞争,进一步提 升产品在海外市场上的占有率。要参与国际竞争就要求 企业必须遵守国际市场的竞争规则,而不能再沿用应对 国内运营商市场的经营管理模式,这又反过来倒逼企业 转型升级。
郑永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原工信部电信研究院)泰尔认证研究所副总工程师, 国家注册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高级审核员、产品认证高级检查员。先后在 国营、外资等生产型单位从事管理工作,积累了丰富的企业管理实践经验。近十余年来, 长期从事管理体系及产品认证的审核、培训及相关软件科学研究工作,先后主持完成了某 电信运营商总部的集采产品质量管理、供应商认证、供应链生产管理及质量控制体系等多 项研究。此外,作为主要起草人之一,参与了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要求、基础和 术语、实施指南等系列国家标准的起草,并主持完成了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实施、审核 方法及要点等培训教材的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