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组传送网络建设为4G移动时代打造坚实基础

责任编辑:匿名 (未验证) 2014/06/26 作者:代谢寅
       今时今日,3G已经走向稳定成熟,4G也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为了应对4G LTE所提出的高速度、大带宽、优质用户体验的要求,作为中国联通首批LTE试点网络,武汉联通积极备战,联合烽火通信对其承建的分组传送网络进行了升级改造建设,为4G移动时代的到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速度提升、带宽增加是4G对分组传送网络的基本要求
       4G是第四代移动通信及其技术的简称。与传统的通信技术相比,4G通信技术最明显的优势在于通话质量及数据通信速度,4G系统能够提供100Mbps的用户下载速度,比拨号上网快50倍,上传速度也能达到50Mbps,并能够满足几乎所有用户对于无线服务的要求。
       要满足4G LTE网络如此巨大的数据流量传送需求,必须首先对作为承载其数据流量的传送网设备容量和速率进行升级改造。武汉联通分组传送网络的接入层使用烽火通信CiTRANS 640设备(见下图),在3G时代,该设备使用GE速率搭建环路,用作3G基站的业务接入。为了应对4G LTE试点测试,烽火通信对该设备进行了GE向10GE速率的平滑升级,在无业务损伤、不进行设备替换、有效节约武汉联通建网成本的基础上,将传输带宽提高为原来的10倍。加载4G业务后,无线基站测试了迅雷下载应用,其下载速度最大可达50Mbps,相较于原来GE环路下所承载的3G业务,4G基站的下载速度比之前提高了5~6倍,大大提升了用户对武汉联通4G移动业务的使用体验。
 


4G LTE优质用户体验离不开分组传送网络三层路由能力的支持
       4G网络除了能给予用户更大的下载速度体验外,还需要满足用户在移动过程中保持下载速度稳定的要求。
       在汽车上使用手机观看网络视频的移动用户会经常发现,随着汽车的移动,视频在某一路段很流畅,而在另一路段则需要缓冲,下载速度的不稳定,大大影响和降低了用户的使用体验。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用户在移动时手机要进行临近基站间的数据切换,而在整个切换过程中,数据传递的连续性会被打断,出现丢包。4G LTE针对这一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当用户移动时,手机下载的数据可以在相邻4G基站节点间直接进行分组转发,而不需要通过核心节点,从而提高网络效率,降低丢包率,提升移动用户使用体验。
       为了保证基站节点间直接进行数据转发,武汉联通联合烽火通信对其分组传送网的汇聚层和核心层设备进行了由PTN到IPRAN的全面替换,在核心汇聚层引入了三层IP/MPLS路由特性,使移动数据在相邻4G基站节点间直接进行分组转发由理论成为了事实。
       升级之前,武汉联通分组传送网络核心层和汇聚层设备为烽火通信CiTRANS 660设备,该设备主要支持二层业务数据的承载,业务承载能力为50K,主要用于2G/3G移动回传和L2专线/专网,所有业务加载需要人工手动来维护,业务配置量大。升级之后,武汉联通分组传送网络核心层设备替换为烽火通信CiTRANS R865,汇聚层设备替换为CiTRANS R860,这两款设备是基于路由器架构设计,支持三层路由的IP特性,设备交换容量是原CiTRANS 660的2倍,业务承载能力达到256K/1000K,所有三层业务加载都在路由协议、信令协议作用下自动建立,不仅能够满足LTE相邻4G基站节点间直接进行路由转发这一要求,而且提高和加强了整个传送网络的智能性和安全性。
 
总结
       全业务时代,运营商在UMTS 、LTE、分组L2/L3 VPN专线、IPTV等业务领域面临着全新的挑战,单一承载、多网并存的建设模式已不能满足运营商发展需求。为更好支撑移动数据、专线和固定宽带业务发展,节省建网成本和运维复杂度,建设一张具备全业务综合承载和未来演进能力的网络已成全球运营商共识。基于IP/MPLS技术的路由型分组传送网络以丰富的动态路由机制、增强型OAM特性和完善的时钟方案,成为运营商面向未来综合业务承载网络的技术选择。移动网络已迈入4G时代,烽火通信将继续发挥自己的特长,致力于发展智能、优质、安全、稳定的传输通道,推动传统运营商向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转型。

扩展阅读

  •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