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3GPP RAN第108次全会上,中国联通牵头的"5G毫米波基站和终端杂散发射技术要求"国际标准项目圆满完成结项,标志着我国在5G-A毫米波国际标准化领域取得新进展,为推动全球毫米波产业发展提供最新的技术规范。
该项目于2024年10月正式启动,德国电信、沃达丰、华为、中兴、高通、苹果、三星、OPPO、小米等全球主要运营商、设备商、芯片和终端厂商积极参加项目讨论和标准制定。该项目制定5G-A毫米波基站和终端射频指标参数,重点工作是制定杂散发射等指标要求,满足全球各国家和地区的频率监管要求。杂散发射指标用于控制基站或者终端设备在工作频段之外的无用射频能量,控制相邻频段不同系统之间的干扰功率,保障频谱资源的可靠性和有效利用。该项目制定毫米波设备相关杂散发射标准填补了我国毫米波大规模商用亟需的关键技术指标空白,可以保障各厂商商用设备射频兼容性和性能一致性。
中国联通长期致力于毫米波技术的体系化布局与系统性创新,自2018年起便携手产业伙伴,着力构建涵盖技术创新、标准布局、设备研发和生态构建的高频技术体系。在标准建设方面,迄今已牵头国际与行业标准20项,其中国内高频行业标准占比达80%,推动26GHz频段、200MHz单载波等技术成为行业必选项。在技术创新领域,中国联通围绕市场需求,推动毫米波技术持续突破,联合紫金山实验室等伙伴成功发布国内首款高国产化率毫米波室内分布式微基站,荣获“2022年度信息通信领域十大科技进展”;在业界率先提出多频通感理念,荣获“2024未来网络领先科技成果奖”。在产业协同方面,中国联通牵头成立“高频通信联合创新实验室”,连续四年举办高频通信产业技术发展论坛,并于2024年建成业界领先的5G/6G无线OTA测试实验室,同年在MWC展上携手11家产学研用单位发布毫米波产业联合推进倡议,凝聚产业合力,推动毫米波产业链不断成熟。在2025年哈尔滨亚洲冬季运动会期间,中国联通成功开展了基于26GHz频段的毫米波通感融合技术验证,为5G-A毫米波技术在大型赛事中的规模化应用提供了重要实践案例。
本次标准项目的顺利结项,将为毫米波商用设备的研发、测试认证与网络部署提供直接技术依据,助力我国毫米波频谱资源的科学规划与高效利用。同时,该标准也将为全球更多国家和地区的毫米波规模化部署提供更加完备的技术参考指标,助力推动5G-A毫米波的商用进程,带动全球毫米波产业更加稳健发展。
本文来源:中国联通研究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