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信研究院加速RAN具身智能业务赋能

2025/10/22 责任编辑:Hanson 访问:1027

近日,中国电信研究院自主研发的AI 原生 RAN(AI-Native RAN)技术体系在上海、广州两地,分别完成了基于5G-A现网和面向未来6G通感智算融合的赋能机械导盲犬试验,其网络算力一体化调度和赋能新型AI类业务两大领先能力得到充分验证,将推动无线网络从基础连接向“云网赋能”的智能生态服务演进,为新型人工智能业务的落地和规模化应用提供支撑。

当前,6G通信与人工智能融合发展加速,但现有端云协同方案普遍存在云网分离的架构局限,难以有效适配新型AI类业务对网络和算力一体化的需求。针对此行业痛点,中国电信研究院率先提出AI-Native RAN技术方案,通过在无线网络中融合内生算力,实现算力与无线网络资源的一体化调度。基于此方案,网络不再只是流量传输的通道,而是能够感知业务、调度算力并对新型AI类应用提供支撑的智慧平台。

在面向5G-A现网的技术验证中,AI-Native RAN赋能机械导盲犬通过5G-A网络接入云节点,并借助云节点上部署的算力资源快速响应“请介绍眼前风景”等指令,保障了终端服务的时效性与准确性。该试验在端网云协同场景下,系统验证了AI-Native RAN技术体系对新型AI类业务的动态支撑能力,为后续面向6G网络的平滑演进提供了真实场景下的需求输入与实践依据。

在面向未来6G通感智算融合的技术验证中,中国电信研究院首创的云网融合“小脑”——RAN AI Layer,通过对内生算力资源的灵活调度,实现了在网络边缘对AI推理的实时响应,为机械导盲犬提供了精确的导航、避障和多模态交互服务。基于RAN AI Layer,AI-Native RAN在网络侧实现了对通信、算力、感知和 AI 业务的统一纳管、一体化调度以及能力供给,同时有效构建了通感智算融合的端到端试验平台。该试验成功验证了面向6G无线网络内生智能的AI-Native RAN技术体系在当前5G系统中支撑新型AI类业务的可行性,并为未来此类应用的现网落地提供参考。

未来,中国电信研究院将联合产业界合作伙伴,持续深化AI-Native RAN研究,助力网络边缘成为新型AI类业务的锚点,推动无线网络与AI的融合发展,拓展内生智能的应用深度和广度。

本文来源:中国电信研究院

扩展阅读

  •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