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部、央行、金融监管总局、证监会最新发声,释放重要信号!

2025/05/23 责任编辑:admin 访问:1033

近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科技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以及证监会有关负责人介绍科技金融政策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科技部

降低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成本  

着力突破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瓶颈问题。通过实施科技创新再贷款、科技创新专项担保计划,发展创业投资,丰富科技保险产品,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服务功能等,显著提升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获得感、适配度和便捷性,特别是降低融资成本。

适时推出“创新积分制”升级版2.0

进一步优化“创新积分制”核心指标。在推广应用的基础上,适时推出“创新积分制”升级版2.0,让它更精准地为科技型中小企业“画像”。在科技金融重点地区开展“创新积分制”数智底座建设,以高质量数据和人工智能算法赋能创新积分评价。

中国人民银行

提升科技贷款的投放强度和服务能力

这体现在两个方面:

规模上要更有力度,人民银行已经将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的规模由5000亿元提升到8000亿元,同时下调再贷款利率,由1.75%下调到1.5%,其目的还是引导金融机构为企业研发创新和设备更新提供更大力度、更加精准的贷款支持。

服务上要更有温度,推动银行深化科技信贷服务能力的建设,在内部管理、人才建设、风险评估、产品服务等方面构建专项机制,匹配高新技术产业的特点,提升服务覆盖面,让更多中小科技企业获得优质的信贷服务。

金融监管总局

近期将批复第三批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金额600亿元

科技金融试点主要是为了让科技企业获得更多的长期资本和耐心资本支持。

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试点。先后将试点范围,从上海扩大到全国18个城市及其所在省份,目前签约意向金额突破了3800亿元。

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前期最早一批是500亿元,第二批试点1120亿元,近期我们还会批复第三批600亿元试点规模,三批合计将达到2220亿元。

科技企业并购贷款试点。允许部分银行在18个城市开展试点,将并购贷款的期限从7年延长到10年,贷款占并购资金的比例从原来的60%提高到80%,目前所有的试点银行都已经全面落地。

推动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向科技领域倾斜

推动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向科技领域倾斜对接帮扶资源,指导银行保险机构在绩效考核、内部资金转移定价等方面给予倾斜,并在尽职免责方面实行差异化的监管要求。

提升科技型企业首贷率

加强科技金融产品体系建设。支持银行综合运用科技企业创新积分等多方面信息,提升科技型企业首贷率。规范与外部投资机构合作,独立有效开展信贷评审,探索和完善“贷款+外部直投”等业务模式。对于经营现金流回收周期较长的流动资金贷款,允许银行适当延长贷款期限,最长可以达到五年。鼓励保险公司开展科技成果转化费用损失保险,为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提供风险保障。

证监会

对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科技企业适用“绿色通道”政策  

在精准支持“硬科技”企业上市方面。坚持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的有机结合,更加精准识别、筛选优质的科技企业,对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科技企业适用“绿色通道”政策。针对科技企业的特点,用好用足现有制度,更大力度支持优质的未盈利科技企业上市,积极稳妥推动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新的案例落地。

为科技企业境外上市提供更加透明的监管环境

大力支持科技企业用好境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截至今年4月底,已经完成了242家境内企业境外上市的备案,其中有83家为科技企业,主要集中在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能源、先进制造等领域。证监会将继续支持符合条件的科技企业利用境内境外资本市场规范发展,为科技企业境外上市提供更加透明、高效、可预期的监管环境。    

更好发挥债券市场支持科技创新作用方面

将持续完善交易所债券市场品种结构,大力推动科创债、绿色债等创新品种的发展。重点支持高新技术和战略新兴产业企业债券融资,鼓励有关机构为科技企业发行科创债提供增信支持。

本文来源:中国工信新闻

扩展阅读

  •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