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段晓东:算力网络原创技术策源 取得重大进展

2025/04/14 责任编辑:Hanson 访问:1045

近日,由中国移动主办的2025中国移动云智算大会在苏州召开。中国移动研究院副院长段晓东出席由云向智·云智算原创技术论坛并作题为“算力网络重大原创策源技术进展”的主题演讲。

段晓东介绍,中国移动自2021年提出算力网络全新理念以来,持续开拓创新,成功推动算力网络成为国家战略,完善东数西算多元算力布局,初步建成一体化算力网,推动全域AI化,建成技术和规模双领先的全国性算力网络。

段晓东指出,在通往AGI/ASI的道路上存在两条并行路径,一条是遵循传统Scaling Law,通过“大模型+大算力+大数据”探索模型能力上限;一条是通过“模型算法+算网设施”的联合优化探索模型成本下限。大模型技术的飞速发展对算力网络发展提出新要求。一是智算性能走向极致,大模型持续呼唤更强大、更高效算力;二是智算格局发生根本性变化,智能算力加速从“集中”向“集中+广分布”转型;三是软硬垂直优化成为关键,Deepseek开辟“以软补硬”全新发展路径,算法和基础设施深度协同优化探索性能极限。  

段晓东进一步介绍,新一代AI Native算力网络呈现三大发展趋势:一是大模型持续推高算力需求,算力形态、卡间和机间互联架构、单点算效和技术不断升级。二是Deepseek引爆大推理,推动多元推理形态和组网架构不断变化,对智算网一体调度和高性能推理超节点提出新需求,加速智算格局发生根本性变化。三是软硬件垂直优化开创大模型发展全新路径,底层硬件设施持续升级,适配模型结构演进,探索性能和成本极限,未来模型算法、训推框架、编译运行等基础软件的深层次优化和融合创新将成为重要方向。

段晓东提出,技术创新在算力网络发展过程中发挥决定性作用,面向AI+时代发展新要求,需以重大技术策源为核心推动智算网一体化发展,开启AI Native算力网络新阶段,加速走向3.0“(算x网)^AI”阶段,从“以网强算”实现一体供给走向“AI Native”实现极致性能。为此,中国移动前瞻布局算力网络创新技术体系,打造算力网络原创技术策源地,已取得多项技术进展,面向智算网一体3.0全新阶段,聚焦攻关十大原创策源技术,以技术创新引领算力网络高质量发展。十大原创策源技术分为面向算效提升技术,包括全向智感互联OISA、全调度以太GSE和先进计算等;面向广域互联调度技术,包括广域高吞吐、空芯光纤、算力路由CATS、算网智脑等;面向AI Native垂直优化技术,包括算力原生、异构混训、在网计算等。

算效提升技术方面,段晓东认为,互联技术是提升集群算效的关键,中国移动原创提出全向智感互联OISA、全调度以太网GSE,助力国产GPU互联性能跃升;通过RISC-V重塑算力生态,存算一体颠覆能效极限,Chiplet重构芯片疆界,三大先进计算技术协同破壁,驱动智算供给侧革命性跃迁。其中,经过两年攻关OISA已形成广泛的产业生态,中国移动正在联合GPU、Switch、整机等伙伴推动OISA IP、芯片和超节点研发,推动OISA规模落地,值得一提的是,八大国产GPU将在新一代产品中集成OISA能力。全调度以太网GSE立足两大场景,围绕两颗芯片,携手产业伙伴持续攻关GSE关键技术,加速构建GSE产业生态,满足未来超十万卡智算集群建设需求。

广域互联调度技术方面,中国移动持续提升网络互联能力,向更高带宽、更高吞吐迈进;持续完善算网智一体调度能力,向更实时、更综合迈进。广域高吞吐技术突破传统方案性能随距离、丢包增加而下降瓶颈,空芯光纤解决实芯光纤通信系统容量和时延两大瓶颈。算力路由技术通过underlay调度,实现用户推理请求的实时感知和服务实例精准选择。算网智脑技术通过智能调度,实现全局资源的算网自主进化和极简运维。其中,中国移动在广域高吞吐uRDMA技术方面已取得多项世界记录。2025年4月完成云南到老挝首个跨境链路试商用部署,助力构建跨境数据快递业务发展,有力支撑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实施。

AI Native垂直优化技术方面,段晓东提出,打造软件中间件将成为深化“模型算法+基础设施”软硬协同垂直优化的关键,不断提升基础设施对模型的适配能力。算力原生技术创新异构通用基础软件栈,屏蔽差异、跨芯迁移;异构混训技术创新任务非均匀切分框架,异构算力聚合训练;在网计算技术创新在网计算通信库,实现智算端网节点有效协同。AI Native是算力网络未来演进方向,面临巨大的机遇。

段晓东呼吁业界共同打造算力网络策源创新高地,加速迈向智算网一体算力网络3.0新阶段,推动智能算力成为与水电一样,“一点接入、即取即用”社会级服务,最终实现“网络无所不达、算力无所不在、智能无所不及”的目标愿景,加速原创技术策源创新,共创共享AI+全新时代!

本文来源:中国移动

扩展阅读

  •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