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筑创新,同享未来:2025全球6G技术与产业生态大会盛大开幕

2025/04/11 责任编辑:koi 访问:1053

近日,由未来移动通信论坛、紫金山实验室主办的2025全球6G技术与产业生态大会在南京上秦淮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盛大召开。

2025年作为6G发展的关键时间点,被业界认为是6G标准制定元年,全球统一标准的推进将在此期间迈出重要步伐。本届大会以“共筑创新,同享未来”为主题,旨在以推动全球6G标准共识的形成为切入点,进一步迈向全行业的协同共创,实现价值的深度挖掘与创造。6G大会已经连续举办4年,同时,“全球6G技术大会”更名为“全球6G技术与产业生态大会”,将关注焦点同样拓展到未来产业生态,致力于推动创新策源地的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探寻助力科技成果转化的最佳路径。

江苏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周红波,江苏省副省长赵岩,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南大学校长孙友宏,科学技术部五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邱钢,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加拿大工程院院士Robert Schober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中国科学院院士、紫金山实验室主任、未来移动通信论坛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尤肖虎做主旨报告。

1744359591320390.png

邬贺铨院士指出,6G不仅要在5G和其他无线技术难以支持的特殊场景应用中证明其不可替代性,还要在大众消费刚需和大量的工业应用场景中,即便对传统服务也能证明其有效性和经济性,这才是6G价值的所在。

1744359650854932.png

中国工程院院士 邬贺铨

尤肖虎院士指出,面向6G的无线网络架构正加速从“以基站中心”向“以用户中心”转变,他提出无蜂窝空时二维编码这一新架构和新基础理论,将支撑实现未来网络去中心化、多点协作的发展趋势。他强调,从体系结构和基础理论层面突破传统通信范式,为未来泛在智能连接奠定坚实基础。

1744359732891426.png

中国科学院院士、紫金山实验室主任、未来移动通信论坛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尤肖虎

大会联合主席、加拿大工程院院士Robert Schober在视频致辞中表示,借助本次6G大会,许多IEEE会员贡献了许多前沿理念与最新成果。

1744359802168634.png

加拿大工程院院士Robert Schober

美国工程院院士Khaled Ben Letaief指出6G将带来“全智联”时代,最大的变革在于AI原生无线网络的构建,这不仅是网络架构的革新,更将推动通信、计算、感知的深度融合,重塑无线通信的未来。

本次大会吸引到多位国内产学研各界重量级专家的广泛参与,在大会期间开展广泛的思想交流与探讨,贡献大量智慧成果。邬贺铨、刘韵洁、尤肖虎、邬江兴、尹浩、毛军发、崔铁军、王怀民、张平等多位“两院院士”围绕6G的前沿方向与战略布局建言献策,发表真知灼见;中国电信副总经理栾晓维、中国联通副总经理郝立谦、中国移动通信集团首席科学家王晓云等产业界领军企业代表也在大会上分享了关于如何更高标准建设6G的最新思考与重要进展。

作为全球6G领域知名学术品牌会议,大会汇聚了来自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法国、瑞典、希腊、比利时、葡萄牙、日本、韩国、新加坡、阿联酋等国家和地区的世界级专家学者,构建起一个跨地域、跨文化、跨领域的多元交流平台,充分体现了6G全球协同发展的开放格局与合作精神。并邀请到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理事长闻库、3GPP工作组主席以及来自欧盟Hexa-X-II项目、芬兰6G旗舰计划、日本XGMF、韩国6GForum等国际知名科研计划的代表,围绕6G技术与标准、国际合作与产业生态等展开两场圆桌对话,分享了全球顶尖力量在6G前沿技术路径、标准协同机制、以及产业生态培育等方面的深度思考,也传递出全球6G合作持续深化、共识逐步汇聚的强烈信号。

在开幕式上,未来移动通信论坛副秘书长富军发布了“2025移动通信系列白皮书”,聚焦6G关键技术、毫米波与太赫兹、数字低空、车联网等多个当前最受关注的前沿方向,系统梳理了相关技术的发展趋势与挑战。

从4G研发起步开始,未来移动通信论坛已连续二十年发布年度白皮书,本次发布力求在全球标准化进程进入关键阶段之际,为产业界提供系统性的思考框架与技术路径参考。

为进一步落实“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上打头阵”的使命担当,紫金山科技城制定了“6G之城”的建设愿景。江宁开发区副主任汤小南从6G技术攻关、成果转化、“6G之城”建设规划等方面进行推介,并表示将加快以6G技术为引领的未来产业培育,诚邀各界参与“6G之城”建设。

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6G技术创新的“排头兵”,紫金山实验室在大会期间还首次公开了最新构建的全球首个6G通智感融合外场试验网。该设施围绕6G六大应用场景进行技术验证测试,在国际上率先实现了较5G提升10-100倍的极致连接能力和高精度目标感知新能力,并率先开展了6G低空巡检、低空物流、低空安防等应用演示和商业应用试点,为我国持续推进6G技术创新,培育发展6G未来产业提供重要支撑。

依托大会搭建的广泛交流合作平台,紫金山实验室与通号低空、银河航天签约,共同推动6G在应急通信、低空经济等前瞻领域的应用探索。全国高校信息通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江苏)则与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移动签约,共建产学研合作平台,聚焦6G与移动智能技术,加快科研成果转化落地。

大会期间,未来移动通信论坛两个新的工作组正式成立:无蜂窝网络工作组和新中频工作组。

此外,大会期间还绕多个方向设立平行会议与成果展示,重点聚焦通信与AI融合、无线通感融合、空天地一体化、网络架构、毫米波与太赫兹通信、网络弹性等方向开展研讨交流,立体呈现6G技术的最新进展与应用场景。

内容来源:全球6G技术与产业生态大会

扩展阅读

  •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