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展示AI算力集群

2025/04/02 责任编辑:Hanson 访问:1045

3月27-31日,在2025中关村论坛主展区,依托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的指导,中国移动联合产业界向全球首次公开展示采用OISA协议标准的“国芯国连” 超节点AI算力集群,这一新质生产力成果在央视《晚间新闻》中进行报到。作为支撑万亿参数大模型发展的关键基础设施,该型智算服务器的问世标志着我国在人工智能算力体系建设上取得关键进展。

在人工智能技术加速渗透千行百业的当下,智算需求呈现指数级增长。传统单机8卡的AI服务器架构已难以支撑大模型训推所需的庞大算力。中国移动自主研发的OISA(Omni-directional Intelligent Sensing Express Architecture)开放互连标准体系,支撑超节点服务器颠覆性架构设计,在单节点内集成64张AI芯片,采用高密度模块化结构设计与风液冷融合散热技术,实现算力密度与能效的双重跃升。据数据显示,利用极致内部互联的单个机柜即可承载传统架构数十台服务器的运算任务,真正达成"一柜抵百芯"的集约化效能。

值得关注的是,为突破长期制约国产AI芯片发展的互连技术瓶颈,中国移动与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联合组建"OISA协同创新平台",组织产业链上下游单位,在互连协议、交换芯片、超节点集群等核心技术上开展联合技术攻关。通过构建AI芯片间高带宽、低时延的"数据高速公路",将互连规模与通信效率提升数倍,实现多厂商芯片的兼容互通,为国产AI芯片规模化部署奠定基础。

超节点不仅是硬件架构的革新,更是智算生态建设的重要里程碑。中国移动作为国家算力网络建设的主力军,公司将持续深化"连接+算力+能力"新型服务体系,推动OISA互联协议标准在更多智算场景的广泛实践,支持从芯片级协同到集群级调度的全流程算力保障。

在国家“人工智能+”行动深入推进的背景下,这项由央企牵头、产学研协同攻关的原创成果,不仅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更彰显我国在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上的决心与实力。随着OISA生态的持续完善,中国智算基础设施建设正迈入超节点时代的新赛道。

本文来源:中国移动研究院

扩展阅读

  •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