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发表跨2150公里全国一体化时空同步技术体系研究成果

2025/03/17 责任编辑:koi 访问:1062

近日,中国移动研究院原创研究成果“Novel National High-Precision Time Synchronization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在SCI期刊IEEE Access上发表。该论文详细介绍了由中国移动在业界首次提出的新型全国一体化高精度时间同步技术,基于该技术成功实现跨2150公里大规模传输网络的端到端36纳秒超高精度同步。面向6G和算力网络等技术研究,该成果为中国移动将要构建的全国一体化时空同步网体系奠定了关键技术基础。

随着5G-A、算力网络、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加速部署,统一、准确的时间对无线通信和新兴服务至关重要,需要构建全国一体化的高精度时间同步网络。传统的精确时间协议(PTP)虽具潜力,但受网络跳数影响,覆盖规模有限。专用光纤/波长的同步技术虽具备 长距时间传递能力,但其复杂性和高成本阻碍了大规模组网应用。

 1742192882623482.png

针对这一困难与挑战,中国移动首次在论文中提出了一种新型全国一体化高精度时间同步技术,通过提出的分布式卫星共视(Distributed common view, DCV)将原本孤立的城域时间同步网有机融合为统一的时间网络体系。该论文综合分析了GNSS卫星接收伪距测量误差和本地时钟频率偏差对于DCV精度的影响,提出了DCV误差复合模型,并通过大量仿真和实验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基于DCV误差复合模型,论文提出了一种基准时间服务器和DCV交互周期的最优配置策略,该策略可突破性支持时间服务器的灵活主从配置,所有时间服务器节点通过中央数据中心实现拓扑动态重构,且保证全网系统精度最优,为超大规模组网提供技术支撑。经现网验证,在跨省2150公里链路上实现36纳秒端到端时间同步传递,在同步传输距离和同步精度上较现有通信同步网技术有数量级提升。

中国移动提出的全国一体化时空同步网络体系,旨在构建一个广泛覆盖全国的时空同步一体化网络,通过分布式共视系统和超高精度时间同步技术,将骨干网、城城网、无线基站、数据中心和政企专网等网络的时间同步功能有机融合。与此同时,该体系还融入了精准算力时延测量技术,能够实现对光纤链路时延的纳秒级精确测量,从而形成算力时延地图,为各类业务提供精准的时间与空间调度支持。该网络体系将为未来6G、算力网络以及政企专线等业务等提供无处不在的高精度时间和空间信息服务。

该论文成果是全国一体化时空同步网体系构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所揭示的创新技术和实现方法,为该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和推广提供了有力支撑。未来,中国移动将继续深化产学研合作,推动时间同步技术的广泛应用,为6G移动通信系统和算力网络等提供精准、可靠的基础设施。

本文来源:中国移动

扩展阅读

  •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