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信通院参加巴黎人工智能行动峰会相关活动

2025/02/14 责任编辑:admin 访问:1060

近日,由法国政府主办、印度政府协办的巴黎人工智能行动峰会成功举办。会议期间,中国人工智能发展与安全研究网络(CNAISDA)主办的“人工智能技术进步与应用(Progress in Al Technology and its Application)”专题边会顺利举行。边会汇聚来自全球人工智能领域的顶级专家学者,旨在共同探讨如何利用国际合作平台,缩小智能鸿沟,确保所有国家都能从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中受益,并期望推动建立一个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人工智能国际治理体系,共同迎接未来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1739515340477705.png

图灵奖得主、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人工智能学院院长姚期智出席会议并发表主旨报告,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智能法治研究院院长申卫星,清华大学计算机教授唐杰,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简称“中国信通院”)副院长、国际电信联盟标准化局第十七研究组副主席、中国一金砖国家人工智能发展与合作中心副主任魏亮,人工智能场景化应用与智能系统测评部重点实验室主任胡国栋,国际治理创新中心全球人工智能风险倡议执行主任邓肯·卡斯-贝格斯(Duncan Cass-Beggs),麻省理工学院教授、生命未来研究所所长马克斯·泰格马克(Max Tegmark)共同探讨了中国在人工智能发展方面的进展、治理措施以及国际合作愿景。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苏世民书院院长、人工智能国际治理研究院院长薛澜主持会议。

薛澜介绍到,为践行2023年中国发布的《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中国人工智能发展与安全研究网络”凝聚中国人工智能发展和安全领域的优势力量和智力资源,对应“人工智能安全研究所”,代表中方与各国的人工智能安全研究机构展开对话与合作。

姚期智指出,当前,人工智能安全的全球合作基础良好并取得重大进展,特别是在中国,相关研究蓬勃兴起,研究队伍不断壮大,一批国际合作基础设施和网络平台正在形成,国际科学界已经达成共识。

魏亮介绍,中国充分发挥产业优势,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和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标准化和产业实践方面做出了有益探索。在安全治理标准化方面,中国体系化推进人工智能安全标准布局和建设,加快推进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制定工作,先后发布《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2017)、《国家人工智能产业综合标准化体系建设指南》(2024),成立工信部人工智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积极在国际标准化组织中贡献力量。产业界积极响应、主动作为,中国信通院积极发挥产业组织及智库的关键作用,凝聚产业共识,推动17家行业头部企业签署《人工智能安全承诺》,促进人工智能企业切实提升安全能力;持续深化人工智能治理方法论,实现从可信人工智能向人工智能风险治理的更新迭代;发起大模型安全基准测试(AI Safety Benchmark),发掘开源、闭源大模型的安全问题,助力产业界提升安全应对能力。

邓肯·卡斯-贝格斯(Duncan Cass-Beggs)指出,构建人工智能安全研究所的全球网络,将是实现人工智能安全治理的关键所在,可以在此基础上推动建立更加广泛的全球人工智能治理框架。马克斯·泰格马克(Max TegMark)认为,在部署强大的人工智能系统之前,应当通过安全标准审查和控制机制保障其安全可靠。同时,应通过全球合作讨论,确保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符合人类利益和价值观。

未来,中国信通院作为“中国人工智能发展与安全研究网络”成员,将与各国业界同仁紧密合作,共同把握时代机遇,应对人工智能短期和长期性的风险挑战,为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本文来源:中国信通院

扩展阅读

  •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