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湖北明确聚焦光电子信息、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生命健康、高端装备、北斗等五大优势产业,加快企业梯度发展,将通过规模和实力的稳步提升,带动湖北制造业产值2025年迈上7万亿元新台阶。
从光电子信息产业来看,光纤细如发丝,却是承载海量信息的“信息动脉”。从光棒,到光纤,再到光缆,以5G造5G,以光网造光网,反映高水平实数融合能力。烽火通信是中国光通信的发源地,在烽火光缆数字制造产业园,记者看到,通过创新运用高级排产系统(APS)、自有5G与F5G“双千兆”、全自动质量检测等方式,烽火通信重构柔性化、自动化生产。AGV(自动导引车)运行井然有序,各生产工序紧密衔接,多样性需求实时响应,实现全光工厂的全场智能物流和数据自动流动。
“对客户的高度定制化场景,我们可以快速完成生产切换和订单调整,背后是全面数字化的能力。”烽火通信副总裁原建森介绍,以光纤预制棒的制造为例,现场感知点位超过3000个,日均分析数据超过5.8万条,以数据驱动“光棒智造”。生产效率提升20%,不良品率下降10%,超90%的自动化物流转运——全面数字化让结构、指标、需求的“高定制”实现了7—14天的“快交付”。
长飞公司也在自主创新道路上大踏步前进。长飞科技园光缆5G工厂,融合自研的长飞光云工业互联网平台,打造领先的光缆单体智能制造工厂。该工厂利用5G和千兆光网的超大带宽、超低时延、先进可靠等特征,助力工业通信网络迭代升级,并入选工信部《2023年5G工厂名录》。光缆协同研发设计是“5G+工业互联网”典型应用之一,在光缆产品结构专家设计系统的支持下,设计快速迭代,3D设计图直观清晰,取得设计效率提升15.3%,设计与工艺输出只需1分钟的显著成效。“空芯光纤”通过试点实验,“5G+工业互联网”正在深入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沿着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形成合力。
本文来源:人民邮电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