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截至今年9月,中国移动建设5G基站超230万个,5G-A商用城市超330个,5G套餐用户超7.8亿户,5G行业商用案例数超4万个,已覆盖97个国民经济大类中的76个,渗透率高达78%。其中,5G智慧工厂落地项目超6000个,5G智慧矿山落地项目超700个,国内集装箱吞吐量前十的港口全部实现5G应用落地,5G智慧城市项目超万个。
罗健认为,5G对行业数智转型作用和价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驱动生产方式智能化,5G广连接、低时延、大带宽的特性,进一步放大大规模数采、远程操控、机器视觉质检等应用效能,加速推进流水线生产向柔性制造转变、劳动密集型向无人化少人化转变、风险作业向安全生产转变,助力降本增效、安全生产。二是推动生活方式均衡化,5G在全国范围的通信便捷性、移动性,有助于医疗、教育等优质资源突破时空限制,实现普惠共享。三是促进社会治理方式高效化,5G网络的高安全性、强定制性,有助于数据互联互通、决策科学精准、管理高效协同。在垂直领域,5G行业虚拟专网无疑是最具有突破性、代表性的产品。罗健介绍,在5G发展之初,中国移动率先发布5G专网“优享、专享、尊享”产品体系,并按照场景化、轻量化思路演进升级,持续优化专网基础能力,精准适配行业多样性需求。今年,5G专网产品体系已经迭代升级至4.0,中国移动创新推出了解决公专协同、安全办公痛点的双域专网,满足行业安全隔离、低时延等需求的园区专网,符合数据安全、业务不中断要求的入驻专网,以及瞄准网络大带宽、移动备网等场景诉求的流量专网;升级专网服务模式,充分融合终端、安全、平台、服务多样化能力,一体化满足行业个性化需求。据了解,中国移动5G专网业务收入实现连年翻番。
今年是5G-A商用元年,罗健就中国移动如何进一步卡位“双A”新机遇、加速推动5G更深度服务千行百业进行了介绍。综合考虑5G持续迭代演进过程,加速推动5G-A创新应用。中国移动基于“通感一体、无源物联、确定性网络”三大5G-A特性,发布水域监控、车路智联、低空配送、低空巡检等十大典型行业应用场景。在云南保山云瑞机场率先将5G-A“通感一体”技术应用到民航领域,实时感知并跟踪机场范围内无人机等目标,并进行安全预警;在舟山与上海之间打通百公里级 5G-A 通感一体跨海低空航线,实现舟山海鲜1小时直达上海、2 小时上餐桌;联合海尔打造全球首个5G-A应用示范“灯塔工厂”,“无源物联”物料管理助力产线配送效率提升50%。积极布局RedCap 5G轻量化服务能力,持续丰富RedCap自研终端产品矩阵。重点聚焦全连接工厂、安防监控、交通物联、智慧电力等领域,打造RedCap行业解决方案,助推5G以更高性价比、更大规模服务行业生产。在宁德三都澳打造海洋智慧平台,通过5G RedCap、大数据、AI等技术,实现近海50公里内渔船、渔排纳管,恶劣天气实时预警、渔船捕捞作业动态监管;携手深圳构建国内首个“5G RedCap+AI”垃圾分类全流程监管新模式,创新收运调度,监督车辆规范作业,确保垃圾日产日清。面对人工智能成为新生产工具的时代背景,罗健表示:“很多5G项目或多或少使用了AI能力,5G和AI可以说是数智化转型的两个重要抓手。”他认为,5G核心解决的是高质量数据传输及低延时信令控制的问题,是AI数智应用落地的重要支撑;AI重点解决的是作业环节的智能化升级的问题,是助力5G规模推广的重要要素,要一体推进5G与AI融合发展,全面激发视觉质检、远程控制、无人驾驶、安防巡检、智能诊断等各类“5G+AI”应用新的活力。据了解,中国移动携手浙江真爱集团,借助“5G+AI”机器视觉质检,实现“边纺织边检测”“万米无次布”;联合东方航空在国内首次实现“5G+AI”飞机蒙皮损伤检测,损伤召回率93.8%。
罗健表示,在5G-A新技术的创新引领下,在人工智能技术突破性发展的时代背景下,5G将会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更多动能,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本文来源:人民邮电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