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联通率先实现基于国际认证标准的RedCap实验室认证能力

2023/05/22 责任编辑:swift

近日,中国联通数字化泛在连接测试认证实验室率先在国内搭建了基于国际认证标准的RedCap产品认证测试体系,并完成了针对全球首款5G RedCap模组雁飞NX307的测试认证。测试使用支持R17 RedCap标准的测试仪表,包括协议、射频、无线资源管理等三大一致性能力验证,保障了雁飞模组在各种主流场景下的基本性能和适配性。测试结果表明:轻量化、低成本的5G RedCap技术在现阶段已具备了规模化商用的可行性。该实验室测试环境由中国联通联合星河亮点、大唐联仪、罗德与施瓦茨、是德科技等合作伙伴共同完成。

一直以来,终端测试产业始终是检验通信新技术是否具备成熟落地条件的重要路标之一,中国联通也一直高度重视终端新技术研发以及产品应用落地的产业闭环推进。从2020年起,中国联通就开始布局RedCap标准体系,先后牵头在3GPP、CCSA、5GAIA、IMT-2020等标准组织中立项多个与RedCap技术相关的技术和测试标准,保障了终端产品标准体系的快速迭代。同时,于2023年初在GCF国际认证标准中牵头完成了RedCap产品认证测试体系架构的立项讨论,并在4月底召开的GCF CAG 第74次会议上,联合星河亮点、大唐联仪、罗德与施瓦茨以及是德科技等公司共同开展了三大一致性用例的认证工作。在历经近三个月的产品线下测试、测试日志信息上传、测试用例比对等测试认证环节后,GCF标准组织中现已完成了200条协议一致性、36条射频一致性以及31条无线资源管理一致性的用例梳理认证,其中协议用例已达总用例数的88%、射频用例数已达78%、无线资源管理用例数已达50%,均达到相应Work Item的激活条件。在后续的3GPP标准以及TTCN代码的更新迭代后,中国联通将继续推动合作伙伴一同对后续更新的用例进行进一步的认证更新。

在不断推动测试标准及用例认证的同时,中国联通积极在实验室内构建可复制的测试认证环境,并以三大一致性为基础应用场景,率先完成了针对雁飞模组的产品测试认证。在年初研发级产品测试环节中,实验室已完成对于RedCap终端产品识别、初始BWP以及独立common PUCCH资源配置等RedCap特性的调试,而从此次基于一致性的实际测试过程中我们可以更加清晰地看到RedCap产品的技术细节,如在基于3GPP TS 38.523-1协议一致性测试的6.1.2.26以及6.1.2.27用例日志信息中,雁飞模组的能力已支持了R17版本RedCap支持能力的上报功能。

1684733496120330.jpg

协议测试中的RedCap能力上报信息

基于3GPP TS 38.521-1射频一致性的最大发射功率、EVM、参考灵敏度等射频指标也均符合规范的要求,说明模组具备了良好的射频发射和接收能力。

1684733512354999.png

RedCap射频指标测试

而基于3GPP TS38.533无线资源管理一致性测试则覆盖了小区切换、重选、重定向等多种测量场景,其测试认证的通过标志着终端在移动性资源管理能力上具有良好的抗干扰性。

除以上基于标准核心规范开展的基础能力验证外,中国联通数字化泛在连接测试认证实验室将继续开拓创新,联合中国联通OPENLAB实验室专有的端网协同测试能力,积极开展针对RedCap产品的功耗、发热、续航以及稳定性等终端性能的方案设计和评估测试工作,同时结合应用场景搭建端到端的测试能力,保障RedCap业务在各行各业的应用落地。

中国联通数字化泛在连接测试认证实验室介绍

中国联通数字化泛在连接测试认证实验室隶属于中国联通研究院,是中国联通泛终端技术生态创新联合实验室体系下的测试认证实验室。其从3G时代开始,即长期开展基于通信标准的3G/4G/5G终端协议一致性、射频一致性、无线资源管理一致性、吞吐量性能、音视频质量、OTA天线性能、功耗发热性能以及定位性能等多元化测试能力的构建以及产品测试认证工作,是集终端产品技术研发、标准制定跟踪以及产品测试认证于一体的重要研发试验基地。实验室现有10余套专业测试系统、20余台高精度测试仪表以及10余位不同领域的技术专家,团队技术实力雄厚,测试水准业界领先,至今已支撑了中国联通集团5G全面商用、5G SA开网测试以及5G终端切片新技术试验、4G载波聚合、VoLTE业务开通、U900/L900重耕、OTT应用信令风暴影响验证等多种新技术的测试验证,并长期参与负责5G终端白皮书、5G终端技术规范和5G终端测试规范的制定和发布,不断提升中国联通终端性能的指标要求。同时依托于现有的软硬件能力,研发团队先后完成了对中国联通3G、4G、5G终端产品质量评估的体系化建设,并以终端全景产业生态为切入点,逐步细分芯片、手机、模组、行业终端等多种形态,不断推动终端新技术更迭的测试验证,如R16节电功能、OTA测试验证技术、双卡性能等功能验证,打造系统的端网协同测试环境,保障了中国联通在网用户的优质服务体验。

本文来源:中国联通研究院

扩展阅读

  •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