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数字化改革重塑企业转型——启新塑业标杆案例

2023/02/06 责任编辑:swift

海门经济技术开发区

以数字化改革,重塑企业转型

近年来,开发区聚焦数字经济与制造业“双引擎”驱动,以产业数字化为重点,大力推进企业“无人车间”“智能化工厂”创建,成功打造出一批数字化转型标杆企业,启新塑业便是其一。

01 数字化转型,道阻且长

“流程审批到哪里了?”“现在在某某总那边,需要签字……”

这是多少企业的审批日常对话。纸质签单,发生在企业运营的各个环节,信息的流转传输,报告的出具及归档都围绕纸质开展。对传统企业来说,长期的习惯已经形成,改变远比固守艰难。但在数字化变革的大背景下,工作流程、业务模式再到思维方式的探索,给传统企业也带来了巨大冲击,是主动拥抱还是被动接受?对于企业主来说,这是个问题。

而这样的问题,也正困扰着南通市启新塑业有限公司。

南通市启新塑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启新塑业”)创建于1999年,是一家集研发、生产为一体的高新技术材料制造企业。经过20余年的发展,公司现已拥有2万平方米厂房,具有完备的产品检测试验设备和技术研发中心,并成为国内多家大型光电缆制造企业的供应商。但随着数字化转型浪潮的不断深入,启新塑业管理者发现,在与上下游企业沟通时,总会被各种新要求难住。

“之前,我们提供的纸质质检报告,客户都是认可的。但最近,客户要求我们的质检报告要可追溯,二维码扫一下,就能看到。”质检部门的谢工表示,这样的要求,已经不是一家客户提了。除了外部需求的变化外,启新塑业的内部也正经历着一场变革,工作流程的优化,效率提升,成本把控。后疫情时代,开源和节流,一个都不敢放松。

“公司没有IT部,各部门提出的新需求,很难及时满足,即使买一套系统,也很难缩短与实际需求的距离,再加上还要考虑这套系统是否适用公司,员工能否轻松灵活的运用等,光从培训到熟练,这都是一个没法估量的成本。”启新塑业总经理何莉莉表示,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想到和做到往往存在差距,我们不仅要考虑方式,更要考虑人的因素,只有真正落实到实际的经营管理中,才能推动企业发展。

02 效率才是第一生产力,转型不应该存在“真空地带”

2021年4月,华为(海门)数字经济创新中心正式落户海门开发区,落户运营以来,中心借助华为公司和中软国际5G、云计算、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领域的技术领先优势,与园区经济部门通力合作,优先从高新技术企业、规模以上企业、标杆企业等入手,典型引路、以点带面,着力于在全区范围内构建完整的数字经济生态发展体系。启新塑业作为华为创新中心入驻海门以来首批拜访的企业之一,与创新中心团队保持着密切沟通。经过多次实地调研,解决方案专家团队基于启新塑业的实际需求,引入零代码轻量级应用搭建平台。通过企业的自主搭建,灵活解决企业核心业务管理中部分应用场景的“数字化缺位”。

(平台示意图)

零代码轻量级应用搭建平台首先给了质检部门一次革新。“平台的引入,最直观的感受是效率提升,流程明显加快了。之前的审批依靠纸质流转,需要层层上报,多人审核,十分繁琐。而现在全程线上流转,数据保留,职责划分明确,大大缩短了时间,也减轻后续统计的数据量,实现了无纸化办公。”质检部门的谢工表示,在一些特殊环节,我们还能根据自身及客户需求,对通用模块做加减法,让平台更适用公司情况。即使资深员工,只要有智能机,也能轻松上手。而针对可追溯的质检报告需求,平台也能轻松解决,扫码即可查看,不用担心报告涂改,信息安全度高,透明度高。

零代码轻量级应用搭建平台的落地不仅给质检部门带来了新变化,也为启新塑业整体信息化建设做了表率。“数字化转型是手段不是目的,最终还是效果说了算。”总经理何莉莉表示,公司将结合各部门的实际需求及公司未来发展规划,以终为始,基于这个平台的其他功能模块,帮助企业解决发展道路上的问题,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和业务增长,为企业创造实实在在的价值。

当前,数字经济正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和重要驱动力。接下来,开发区将进一步强化与企业、服务商的三级联动,共同构建“1+3” 融通创新赋能体系,立足海门特色产业集群,围绕数字化改造重点企业培育梯队,助力本地企业走好数字化转型发展之路。

本文来源:海门开发区微平台

扩展阅读

  •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