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统计分析司司长李魁文介绍2020年一季度进出口情况。
一、体现在外贸数据上,数据显示,一季度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6.57万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下降6.4%。其中,出口3.33万亿元,下降11.4%;进口3.24万亿元,下降0.7%;贸易顺差983.3亿元,减少80.6%。这是我国的贸易平衡由前2个月的逆差转为顺差。由此不难看出,我国外贸进出口正逐步有所回升,形成了“V”形上升势头,体现在3月份的数据上:在我国稳贸易基本盘的政策作用下,再叠加国内复工复产,陆续交付海外订单的影响,3月份我国外贸进出口2.45万亿元,同比下降0.8%,其中3月中旬、下旬连续两旬进出口都实现了正增长。3月出口降幅收窄至3.5%,进口则增长2.4%。
二、体现在外贸活动区域上,东盟取代欧盟成为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并成为我国外贸的重点拓展区域之一。一季度,我国与东盟进出口总值达9913.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了6.1%。出口5394.3亿元,增长2.4%;进口4519.1亿元,增长10.9%,实现了逆势增长。具体到相关行业上,我国与东盟的进出口集成电路、原油和成品油以及煤炭等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增长。随着双方贸易关系的持续深化,合作交流的进一步加强,东盟在我国贸易体系中的地位将更加稳定和牢固。
三、体现在民企企业主体上,我国民营企业进出口降幅较小、比重提升。一季度,民营企业进出口2.78万亿元,下降2%,占我国外贸总值的42.4%,比去年同期提升1.9个百分点。民营企业进出口降幅缩小,是抗击疫情和复工复产“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政策的结果体现,也是我国下大力气稳定外贸基本盘所取得的重要成果。
总的来说,虽然2020年初我国遭遇“新冠肺炎疫情”,经济受到一定损失,对外贸环境较为不利,但是2020年一季度,我国外贸环境还是存在了不少积极因素,比如3月出口降幅收窄,出口小幅度攀升,东盟成为我国外贸的重要支撑,民企占外贸总值比重上升。相信在上述积极因素的带动下,相关行业或将受到一定影响。